集20年推广经验,协同各方力量,再出发。引言:20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西学东渐下的中国,也迎来了中学西行的新征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已成当代中国时代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让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征程。从逐步唤醒到普遍自觉,儿童经典诵读工程,应运而生,20年,蓬勃发展。今天,面对互联网的世界,面对伴着互联网长大的少年儿童,诵读工程已不能满足仅仅只是阅读文字的经典。多样化的诵读经典,解读经典,力行经典,让经典进家庭,进社区,让生活与行动自然彰显经典精神,联通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学校与家庭,向纵深挺进,向高度诠释,成了新时代新的儿童经典诵读工程的新的诉求。
在4·23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四海孔子书院联合多家机构在孔庙国子监彝伦堂举办了一场以“世界读书日·全民读经典——儿童经典诵读工程20年再出发”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活动得到了各界师友的关心和支持,很多师友来到现场发表感言。包括人民政协网、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也给活动做了报道。
那么,问题来了,儿童经典诵读在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经典诵读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者什么角色?发挥着什么作用?
这也许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全国有非常多,大家推荐的书目也不尽是中华经典,甚至中华经典只是少数。那么,我们推广经典诵读活动,势必是将中华经典作为核心,在文化元素林林总总的当今社会,这种推广活动的意义何在?
要想理清以上诸多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白经典是什么?经典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切实起到了什么作用?对此,四海孔子书院创院理事、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李岩先生在贺信中说:“诵读中华经典,传承民族血脉。中华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这段话非常肯定地表达了中华经典的地位,不管是旧时代,还是新时代,中华经典都不是作为客体,作为学术研究对象而以“他者”的角色来被研究的,中华经典是与中华民族相须而进的,二元合一的存在。作为中华民族,中华经典和经典中散发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正如习主席所说,“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既然,经典是我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因,那么,我们便不存在是否需要经典的问题,而是思考如何传承发扬的问题。
我们现在之所以会有“要不要诵读经典、传承经典”这样的疑虑,大体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些对传统的批判,再加上近一百年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给经典恢复名誉,恢复地位。我们在学习西方的道路上,一直跌跌撞撞,不暇自顾,自家还有一套值得反复琢磨的文明价值。
此种情况,在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看来,是一种精神命脉的割断,他说:“中国传统社会形成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经典教育体系,可惜自1912年蔡元培上台担任教育总长,一上任就废除了小学‘读经科’。从此,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了经典教育,中华民族成了抛弃自己经典的民族。废除读经实际上是割断了中国人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血肉联系,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韩教授讲的非常彻底,放弃中华经典,等同于一种精神命脉的割断。为何要与中华精神命脉做一次割断?从历史来看,放弃中华经典,是在反思和放弃中华民族文明体系的系列运动中的重要一环,西化的浪潮,最终是要把中国人同化于西人,把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嫁接或者移植到中国人的基因之中。那么,经典作为承载中华文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当然首当其冲。
当然,我们亦不能过于苛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巨匠们这种大刀阔斧的行为,因为在列强环伺的大争之世,中国作为板上鱼肉任人宰割,瓜分豆剖,几于分崩离析,士人出于拯救民族与水火,而把富强的希望寄托于西方新思想,这无可厚非。他们,从历史中寻求教训,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制约着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人处于野蛮、无知、蒙昧的状态,难以抵挡列强的入侵,因此,一场化民易俗的启蒙运动势在必行。
今天,我们反过来再去回顾新文化运动对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不难看出,当初的文化巨匠们“打倒孔家店”的行为过于粗鲁。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打倒“孔家店”还是打倒控制孔家店的人和不合时宜的制度,要一股脑全然西化,还是理性看待不同文明并对中华文化优秀成分有所保留。这在后来抗战时期的新启蒙中有所反思。
(四海孔子书院礼乐剧《礼乐春秋》)
作为新启蒙的干将,张申府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中将自己的主旨说得很明白:“今日的新启蒙运动,……在尽可能地发扬理性之下,最要做到两桩事。一、就是思想的自由与自发;二、就是民族的自觉与自信。”如何完成“民族的自觉与自信”呢?张申府在新启蒙运动中提出了两个著名口号:一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二是“中国化”。
可见,最初的仁人志士们并未把传统文化全然推翻,即使在最反对专制的革命家孙中山眼里,革命的目的是“恢复中华”,是承接上自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华夏道统。孙中山自幼熟读经典,文化素养非常高其倡导的“天下为公”“人类大同”思想都是来自于中华经典。
那么,我们今日之倡导经典诵读,当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前人打倒了那个把孔子当做专制工具的孔家店,后人在断壁残垣中“救出孔夫子”,拨云见日,终于可以沿着圣贤指出的道路让中华民族再次“中国化”,让经典大放异彩,真正可以用圣贤智慧熏染莘莘学子,而成就一代君子。因此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说:“回顾近代史,无论是人文大家如冯友兰、钱穆先生还是大自然科学家钱学森、杨振宁先生,都有深厚中华经典根底,在此基础上融会中西,做出了不朽业绩。我们开展儿童经典诵读工程,虽不能使儿童将来人人成为名家,但至少应使其大多数成为有仁义、有涵养、有操守、有容量、有坦诚、有担当的君子。”
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逐渐醒悟,全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与日俱增。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上的教育经验上看,让少年儿童诵读经典算是第一步。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要有切实具体的形式,当年孔子施教‘先之以诗书’,其成德之教即从诵习先圣先王政典着手。……少年强则中国强,文化强国要着眼未来,重点在中小学,希望在青少年。岁月累积,美成在久。”
今日互联网络时代,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文化工程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众多的师友学者集20多年之力,促成中华经典在中华大地的回归,从上到下,大家也已认识到中华经典在新时代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把经典诵读提到一定的高度是时代的需要。
对于国家的文化建设,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创所所长、王殿卿教授总结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我们党走中国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历史方向。199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北大季羡林,张岱年先生提出,既然走中国自己的路,就必然要以中华文化和价值做精神的支撑,如此下去中华文化就有了新生。此后,北京大学带头,在全国高等学校,逐步掀起了中华文化热,80年代的西方文化热开始降温。……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文化建设;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复兴为支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和文化自信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可以说,中华文化已经被提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要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承载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经典,是必须要自觉学习、无意识地作为精神血脉代代传承的,因为这些文字,不仅记载了我们的过去,也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中国要在2035年建设成文化强国,联想到四海中心顾问、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说:“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才会有根,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不是暴发户,不能白手起家。”这与经济建设有很大的不同,扶贫攻坚可以克期完成,而文化强国则需要岁月累积,需几代人的努力。由此观之,儿童经典诵读工程,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这恐怕也需要在儿童经典诵读工程推广20年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继承先贤足迹,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