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师共学第十八期 —— 小学内篇15
各位尊敬的家长,您好!
今天隆重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家庭教育》,作者是生于1892年的陈鹤琴先生。这本书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奠基之作,也是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它简直可以叫做“操作手册”,陶行知先生说“在这书里,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了很充分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负家庭教育责任的,都有很具体的指导。”所以,我们将在今后的共学中陆续刊登,以便我们一条一条地细致探讨学习,并留出时间来实践。如果我们学习一条,就去体会实践一条,一段时间下来,应该收获和转变都不少。
先来介绍一下陈先生。
陈先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 1914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9年回国后,他同时研究儿童,同时办幼儿园,同时在自己的家庭里实施幼儿教育,同时宣讲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
陈先生一生随国运起伏中不辍专业,历任东南大学教授、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樱花村幼稚园、救济会中学、儿童保育院、报童学校……
1982年,暮年病重的陈先生在讲话都已困难的情况下,写下一句话:“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这句肺腑之言,写尽先生全情投入儿童教育的一生。
再来介绍一下《家庭教育》这本书。
在这一本家庭教育专著中,陈先生从孩子的心理、卫生教育、情绪教育、对孩子的责罚等等方面,在十二个章节中记述了一百零一条教育原则。
比如其中第三章《普通教导法》列举了普通教导的十一条原则:
原则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原则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原则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原则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原则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原则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而予以适当的做事动机。
原则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原则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原则十: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
原则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
看到这个目录,各位家长朋友有没有想要一探究竟,聆听更确切详细的解说呢?有待我们一点一点地学习吧。
最后看看陶行知先生为本书作的序言及陈先生自序的节录。
“此书为东南大学教育科丛书之一,系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
“郑宗海氏的《序》文上说:‘我阅过之后,但觉珠玑满幅,美不胜收,有数处神乎其技,已臻乎艺术的范域。’这种称赞并不过分。当他讨论游戏式的教育法时,他举了下面一个例:
今天(1024年4月18日)下午我手里拿着一只照相机,叫我的妻子把我们的女儿秀霞放在摇椅里。预备要替她拍照的时候,一鸣就捷足先登,爬到椅子里去,也要我替他拍照,我再三劝告他,他总是不肯出来。后来,我笑嘻嘻地对他说:“一鸣!你听着!我叫一,二,三;我叫‘三’的时候,你就爬出来,爬得愈快愈好。”他看见我同他玩,也很高兴地答应我。歇了一歇,我就“一,二,三”的叫起来,说到“二”的时候,他一只脚踏在椅子的坐板上,两只手挨在椅子的边上,目光闪闪地朝我看着,等到我说到“三”的时候,他就一跃而出,以显出他敏捷的样子。
“陈先生写这本书有一个一贯的主张。这个主张就是做父母的对于子女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
“这本书出来之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著者既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我愿读此书者亦务须用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肠去领会此书之意义。我深信此书能解决父母许多疑难问题,就说它是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也不为过。”
——陶行知
“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生病的,为什么变得这样瘦弱的!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一个活泼的小孩子竟变为暮气沉沉的老少年!
“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有时候,他非常来的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有时候,他要出去玩玩,你不晓得给他去玩好呢,还是禁止他好!有时候,他要东西吃,你不晓得给他吃好呢,还是不给他好!……小孩子实在是难教难养得很。”
——陈鹤琴
让我们一起期待今后的学习。
《小学》第二篇明伦之中的第一义理“父子之亲”即将在这一次学习中结束。作为“夫子之亲”的结篇,朱子以孟夫子讲到的五种不孝再次着重点题。这是两千年前的先生判断和教诲,时至今日仍鞭辟时世震动人心: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现在人有没有明知要孝敬父母,可是懒得行动,就算拨个电话也会一拖再拖?至于看望父母,工作忙、陪客户、有聚会、要旅游、带孩子玩、下雨了……都有可能成为“等下周再去”的理由;
“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现在人有没有打牌下棋饮酒赌博,年轻人更是耽溺于游戏网络迷情穿越……费损家财、伤身毁命?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现在人有没有只顾上班工作,赚名赚利,回到小家庭,百般照料妻儿,却常常忘记还有老人家更需关怀?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这个就是现代人误解“食色性也”这句话的后果了。告子此言出自孔子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本来是告诫我们此二事是人很大的欲望,是很容易出问题的事情,要谨慎对待,因为自古欲壑难填。可是现在却成了很多人放纵的借口,驰情纵欲使父母宗亲蒙千古之羞而不自知。孔子老泪纵横到今日怕是也要干涸了。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都市里的人舞枪弄棒逞强行凶的大概是少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更是不齿于此。但是办公室白领们有没有因为一个观点想要说服别人,升起争强好胜要压倒对方的心态,能够“胜利”的时候洋洋自得增长傲慢;不能“胜利”的时候,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对于名利得失更是日夜算计图谋超胜于他人,又或甘拜下风积郁成疾,抑郁的人不是越来越多吗。
至于进入社会,居处庄、事君忠、莅官敬、朋友信、战陈勇都不过是至诚孝敬的推而广之,光而大之。五伦达道无不以孝亲为本。
这期我们的讨论就以此为题吧。
您有任何想要发表的观点,我们都热烈欢迎。电子版感言请发送至邮件confz@126.com(推荐使用),手写感言请随“亲师交流”交与主班老师。谢谢!(如您的文章不希望公开被引用,请您注明。)
小 学 内 篇
卷二 明 伦
(前续第十七期)孟子曰①: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②,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③,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④,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⑤,以为父母戮⑥,四不孝也。好勇斗狠⑦,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注释 :
①本文见《孟子》的《离娄》上章。
②支:同“肢”。
③博奕(yì义):六博和围棋,赌博和下棋。
④私:偏爱。
⑤耳目之欲:爱好声色。
⑥戮(lù鹿):侮辱,罪责。
⑦狠:忿戾,狠毒。
译文:
孟子说:世俗说的不孝,有五种:四体懒惰,不顾父母的奉养,这是一不孝。好财赌博下棋,嗜好饮酒,不顾父母的奉养,这是二不孝。好聚积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父母的奉养,这是三不孝。满足自己的声色之好,羞辱父母,这是四不孝。好勇斗狠,使父母处在危险中,这是五不孝。
曾子曰①: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②。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③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④,非孝也。五者不遂⑤,烖及其亲⑥,敢不敬乎?
注释:
①本文见《礼记》的《祭义》篇。
②遗体:身体的延续。
③莅(lì立)官:做官。 莅:到,临。
④陈:同“阵”。
⑤遂:成。
⑥烖:同“灾”
译文:
曾子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自己奉行父母身体的延续,敢不敬重吗?生活不庄严,是不孝。侍奉君王不忠,是不孝,做官不敬,是不孝。对朋友不信任,是不孝。打仗不勇敢,是不孝。庄、忠、敬、信、勇这五者做不到,会殃及父母,能不敬吗?
孔子曰①:五刑之属三千②,而罪莫大于不孝。
译文:
孔子说:五刑(墨、劓、刖、宫、大辟)的具体刑法条文有三千条,而最大的罪莫过于不孝。
注释:
①本文见《孝经》的《五刑》章。
②五刑:五种刑法:刺面、割鼻、断足、阉割、死刑。属:类,种类。
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