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曾子体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粗浅理解,“忠”表达对上级领导(可延伸至对师长、对父母)的态度,表现在工作生活里就是忠诚敬业、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理想状态当然是上下合一、师生融洽、父子和顺,不过现实中常常不能完全达到,总会出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观念相左、言语冲撞甚至极端情形下的反目成仇,这时候就需要“恕”来化解。对他人的不同看法、对环境的不如人意乃至即使是受到误解、曲解甚至凭空冤屈也要用换位思考的心态来面对,想到自己也有误会、伤害别人的情况,也希望得到谅解、理解和包容。对普遍的人尚且应当如此,何况对待于我们有莫大恩情和特殊缘分的领导、师长或父母呢?“忠恕”既给出了我们为人谋、为学子、为人子的标准,又提供了出现偏差的补救手段,纠错机制,难怪在古圣先贤的实际生活中受到如此重视。
忠和恕分别描述了对上的敬畏和对众人的慈悲,而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克己”,矛头直指自身、己意、私欲。我们常常太过顺应自己,矛头总是对准别人和外界。对自己的缺点、过失千方百计地掩饰、推托而不愿接受逆耳的忠告,对别人的瑕疵却“明察秋毫”、求全责备,毫不吝惜地评头论足。所以读经典需要认识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经典是用来规范自己的,避免拿经典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否则就容易陷入以经典的名义离经背道的危险。
忠恕是如此接近真理的境界,以至于单单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值得终生行之。将待己的标准施诸他人也即“待人如己”,就是几乎可以概括所有道德和良知准则的“黄金律”。按照忠恕的原则,身为领导(老师,父母)应当时刻提醒自己,“要求员工(学生,子女)的,自己也要做到”;但是如果作为员工、学生、子女要求领导、老师、父母应该“要求员工(学生,子女)的,自己也要做到”,虽然看似同样一句话,心态又岂止天壤之别!同样的道理,我们应该对自己说,“要求别人之先自己先做到”;而不应该对别人说同样的话。这里没有所谓平等对等,只是因为在其位当仁不让。如果有人硬在这里强调要与别人“平等”,实际上隐藏的是以其“求诸人”之心对待别人的克己之志,反倒真正不平。
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善用“忠恕之道”,当是我们常常应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