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杨庆亮,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台湾三一寰宇文化协会执行长,三一人文经典进修学校创办人。遍游30余国,阅历生命风景之美好深广;导戏20余部,融合歌、舞、剧三元素独步表演舞台。主修海德格尔。爱好中西方人文经典,沉潜东西方思想领域,擅长以人性角度诠释经典,赋予传统文化活泼泼时代意义。下文是杨庆亮老师为书院弘毅堂学生所授《中西人文经典》课堂内容。】
人性向善还是至善?
台湾一位影响力颇深的学者曾提出一个主张——人性向善而非至善,理由是人性向善才需学习,儒学强调学习,故人性非至善。那到底人性是向善还是至善?杨老师首先抛出这个涉及儒学根本的问题请在场的师生进行讨论。现场支持向善论和至善论的师生基本持平。
杨老师说,我们看到一个字,首先要考虑在哪个层次说话。向善的这个主张,是对儒学的层次不太了解。所谓的性,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定义。西方人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进一步厘清,从本然的角度,从现实、事实的角度谈论,人从来都是不够好,谁都没有办法加以辩驳。但儒学却不是从这个角度谈论事情,儒学是从理想的角度。从事情和理想的角度,是看人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可以决定儒学是否是真的,看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儒者。台湾的证严法师说,“没有我不信任的人。”虽然她可以知道现实,她把自己的心排到一个神一样的高度来看,所以她对人带着某种期许,也带着相当的信任,全然的期许与信任!对人来说,是极度放心,带着期待,人与人间的相交带着高度的热忱。
一定在理想角度来看人,才会这样。如果一个人说我关怀你,但心里带着认为你这个人是不值得关怀的,这个关怀会彻底吗?如果说我爱世人,一方面认为人是阴暗的,这个爱会彻底吗?别人说,你这不科学,儒家讲的的确不是科学,但这是科学的根本。儒者必须带着这样的热情、信任、天真和赤子之心。所以《大学》说“在止于至善”,如果不如此,哪里来的学习的热忱?而向善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学问。
温暖的情怀是儒学基本的生命基调
儒学在人性讲整体性,对人性有基本的信任以及对人有温暖的情怀,是儒学的一个基本的生命基调。举个例子:在公车上捡到一百块,请问你是愿意收为己有还是招领?我们现在回想,之所以不会据为己有,有一个基本情况——你不是这么在乎这个钱。
人在物质上富有、精神上丰富,才能在现实上对人宽容以待。这是儒学的现实层面。儒学跨越两个重要领域,一个是理性高度,这个理想会受到现实的损害,一般人现实上的不顺利的确会影响到理想,否则颜渊也没有那么厉害,在很恶劣的现实状态下,理想高度不被破坏。一个君子一方面要维持理想的高度,同时要有经营现实的能力,这样他才能纵横理想和现实之间。
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儒学是理性主义的宗教情怀,同时也应具有济世的现实能力。儒学不唱高调,清楚的知道现实会影响理想。两者应深度合一,这就是儒学所讲的“内圣外王”。儒学不排斥任何现实的学问,不排斥的原因是它有一个理想作为生命的中心主轴,这个理想让所有的经营都有了生命力和意义。
仁是什么?
仁是任何德行的最后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止于至善”,就是人性最底层的东西。它是一种整体的氛围,是一种整体的热情,是对人类对世界的温馨之感,一种温暖的怀抱。拥有这种整体温暖的感觉,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不是因为某种律则,不甘不愿没有喜悦,而是自然而然一种喜悦的分享。
再讲一个例子,在班里我认识一个好朋友王华,好的不得了,今天王华背弃你了,有的人容易平复,有的人变成伤口。什么样的人容易过去?什么样的人容易变成伤口?简单说家庭很幸福的人容易过去,心理完满的人容易过去。为什么家庭如此重要?家庭就是让人有满满的爱。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爱、需要温暖、需要儒学、需要温馨、需要仁、需要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肯定这个,肯定这个之后,他在这个世界无往不利。所以儒学不是一种孤绝之学,它是暖暖的阳光,它是清晨温馨的朝气,是愉悦、是开心,让人保有暖暖的爱,让你带着这个爱走天涯,然后你就可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付出给别人。
人的温暖在爱别人中产生
有学生问,如果没有温暖的家庭怎么办?杨老师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答案就是你必须让自己有这种温暖的感觉,这就是儒学的修养。再顺着这个问题继续问下去,如果就是没有这个感觉,像舜一样,怎么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人的感情,人的温暖不是在等待中发生,而是在爱别人中产生。你去爱别人的时候自己的情感会增长,自己会温暖。当内心没有温暖的时候,记住这句话——“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保有自己理想的状态 和别人无关
春秋学里非常重视战胜的国家不会把战败的国家、民族灭绝。春秋大义是一定要为商朝的移民找一个地方,让他们以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生活。周朝赢得了华夏的领土,但把河南、河北旁边的一块地给商朝的移民生活,并派了管叔、蔡叔、霍叔监管他们。
后来三监作乱,周公平乱,定洛阳为都城,迁商朝移民至洛阳,在洛阳,周朝和商朝移民共同制定礼乐。这期间武王生了重病。周公认为武王生病必有原因,没有找医生医病,而是做了一个很大的仪式祭奠,要特别向上天祈祷,保佑武王康复,周公祝祷。祝祷后,武王果然好起来,但谣言传来,说周公有篡位的野心,包括成王在内对周公有怀疑。后来周公离开了,成王到周公家里,看到周公当初的祷文写道他愿意以自己的命来让他康复。成王看罢非常难过后悔。
请问,周公为何不说明白?为何不为自己申辩?为何要用自己的命换?大家想想周公这种是理想还是现实?这是周公的理想,保有内心这种理想的状态就好了,在现实上是否理解就不重要了。从这里就可以了解文天祥、史可法、颜真卿,凭什么视死如归?只要保有自己理想的状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就够了。这是非常独特和高超的文化情操。在他保有这种理想的心灵状态的时候,他享有自己生命的高度的满足,这是圣人。说出来是现实,不说是理想。现实处理的太清楚了,很可能理想性格就减弱了。这也是为什么孔夫子不喜欢人话太多。
重视现实的希腊人
希腊人不会在战士的哀悼场合说:你今天牺牲个人是光荣的,成全别人是完美的。这些话是理想。希腊马拉松战役中,只写“某某人死在这里”,认为死亡本身是悲痛的事情,不需要美好的话来装饰。
希腊强调现实的角度,让我们回到十九二十世纪的黑格尔。他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每次惨烈的战役都是上帝的自我实现,所以上帝透过人的伤亡来完成上帝自己,所以在整个历史进程里面是伟大和值得歌颂的,因为每一个死难的灵魂对整个历史发展都是有贡献的,都是弥足珍贵的。希腊强调的就是每个个体的血泪。
从个体中看到整体
“天命之谓性”,中国是非常独特的,从每一个个体里面看出整体。甚至认为完成个体的同时会完成整体。所以特别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妄自菲薄,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天性,每一个人里面都完具一个圣人。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充分发展为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