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孔子说理正乐,垂教范世,得本有中和位育之功。顾净缘先生也认为,儒家的教化,其理论精髓在于《周易》,其行为准则在于“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理论精华和行为准则的彰显形式则在于《礼记》和《乐记》,可见礼乐之于儒家修养的重要性!
书院往届释奠礼资料
礼乐的内涵不仅在于仪式的流程所流露的教化功能,也在于礼器本身的庄严与意义。本次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的礼乐祭孔释奠礼上所用的礼器,皆是重新购置,一律采用青铜仿古的样式,务使释奠礼肃穆而神圣,在天人旋律同调同息的交流之中,达到润物无声地教化效果。
书院的花朵
四海孔子书院本次采购的礼器种类有钟、香炉、鼎、爵、尊、簠、盥盆、篚、伞盖、麾、翟、节、籥等等。这些礼器中,部分因无法在市面上寻得,或不尽人意,部分物品在学生家长的帮助下制造而成,如释奠礼上的宝鼎等,书院在此表示感谢。此外,还有一些物品为书院专门的定制品,如释奠礼上的钟,其正面铸有“万世师表”字样,以区别普通的钟,表明书院的儒家立场,同时留有“四海孔子书院”的落款。当前是国学文化复兴的时代,各地均有释奠礼的祭孔流程,但像书院这样专门购置传统礼器的行为尚不多见。
书院的尊
器形欣赏
尊,可以是礼器之共名,或与彝连文,称尊彝;也可以是盛酒之器的专名,在传统释奠礼中,有云雷尊、山尊、太尊、象尊等不同,书院所置的尊为青铜所制,有盖,器形如瓶,四面出棱,以螭龙为环,周身布满饕餮纹。
书院的爵
爵,饮器,容一升,形如雀。木制,亦有青铜制者。爵又为饮器之总称。《礼记·明堂位》:“爵:夏后氏以践,殷以斝,周以爵。”此三代之爵名之不同,但均属爵。其形状一般是三足、上有两柱,使酒永不会喝完,古人此意就是旨在告诫人们饮酒以礼。释奠用数三,为祭孔重要之礼器。 书院所置的爵,器形一如古制,把手处有牛头纹为装饰。
牛头纹饰
簠,乃古人之食器,这是古人祭祀和宴飨之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其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礼记·乐记》亦云:“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书院的簠与古制相同,为上下相同器型的对称物,饕餮纹为饰,螭龙为耳。
书院的篚
篚:即竹筐,长方盒形或圆形竹編器,用以放币帛。《郑玄《三礼图》:“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六寸,足高三寸,如今小车笭。”《圣门礼志》:“篚,竹器,如箧。”书院的篚为青铜所制,长方形竹盒样,纹路即竹条编织样,可知是仿竹制品。
笾豆
笾豆,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果脯所用,形状象高脚盘,这是一种竹木器。《周礼·》记载:“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又曰:“笾,竹器。如豆者,其容实皆四升。”书院所置的笾豆均为青铜器,形似高脚杯,以绳结为钮,饰以云水纹。
《文庙礼乐考·序》中说:“盖闻天地者道之源,圣人者道之管……其道固合一无间也。”孔子德隆千古,师范万世,书院通过释奠礼的方式,彰显礼乐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于当代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
【撰稿:童子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