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为美——仁爱观与四海孔子书院的践行之路

0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行汇编,于简短的语录中闪现着儒家的智慧与温婉。四海孔子书院十分重视对《论语》的学习。每个工作日的清晨,迎着东方第一抹朝霞,四海论语同学会如期进行。每期学习一至两则论语,对于当日学习的内容,读诵四十遍,方法有正读、交叉读等等。冯哲院长也将就每日的内容予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享。同时,论语同学会也以yy语音的形式直播,并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当日的进度与分享,以方便大家的学习。

02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论语》中对“仁”谈论较为集中的是里仁篇。我们可通过“里仁”的相关章节来领略《论语》的精神和学习《论语》的受用。

03

古书中的“里”字

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取首句“里仁为美”的前两字为题,但这两个字本身即含有十分丰富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里仁”二字的探索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里仁”之“里”,自古即如是,而非繁体”裏“字,这对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

里,《说文》中解释为“居也,从田从土”。顺着《说文》的思路继续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田,陈也,树谷曰田”,试着想象一下,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绿色的稻谷破土而出,昂首向天,吸收着阳光和雨露,一派向上的生机。而土,《说文》释为“地之吐生物者也”、“物出形也”,同样是生发的气象。同时,田所被解释的“陈”义,意义是“大昊之墟”,其原始意义是纪念大昊的标志物,其意象是地面上隆起的土堆或山石,总之是向外延伸之物,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里”字的含义,即向外地伸展和发挥。

04

而作为儒家核心理念的“仁”,许慎先生释为“亲也”,亲为“至”意,是“鸟飞从高下至地”的景象,至字的最下一横“一犹地也”。正所谓“鸟倦飞以知还”,经过一日的劳累,外出捕食的鸟儿也从无边的天空返回树上或崖边的家中,有返程或回归的意味。

由此可见,”里仁“二字实为阴阳之意,“里”为阳,为午,为表,为男,为动;仁为阴,为子,为里,为女,为静……。“里仁”二字合在一起,即为中庸之意,中和位育的生与化均在”里仁“之中。

在书院,老师们常常自发地抄写《论语》,有以篆书抄写,也有以楷书形式呈现的,甚至不止一遍的抄写经典。在此过程中,老师们深有感触,其中一位和蔼的长者说道:

读书可以铭心,写字可以养气。书院提供了我践行的土壤。我感恩书院!学习重在觉悟,而觉悟又是通过读、写获取信息来源。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正是需要那另外半部来修身正己!每天工作之余,心无旁骛,抄写几章《论语》,那是我心灵最宁静的时刻。

正如这位长者所言,“我心灵最宁静的时刻”,这种心灵的宁静是向内返程的过程,为“仁心”的一种表现。

05

更进一步地探讨“里”、“仁”二字的结构组成,我们发现这二字都离不开“二”这一重要的文字意象。二,《说文》认为是“地之数也”。从另一角度看,“二”之形象也毋宁认为是阴爻的变体。总之,作为偶数的二,与大地及一切阴性意象的关系是十分强烈的,也以说是阴性物在数字上的象征。

在明了“二”与阴性物(尤其是大地)的关系后,便可进更进一步地研究,原来生发与回归均是围绕大地而展开,那么,在古人眼中的大地是作为具有原始性或原生性意义而存在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说大地是母性的象征,是生育性或生机性、慈爱性的象征。

06

四海孔子书院谷雨开耕节祭祀后土山川

“大地的母性观”是人类文化中的共同命题,也是人类文化的母题之一。在社会学领域,家庭的建立离不开人类心理中对母性的渴求与崇拜。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对地神的崇拜可谓丰富多彩,如希腊神话中的地母盖亚(她被认为是一切神灵之母);印度佛教中崇拜的“坚牢地神”以及中国道教中的“后土皇地祇”,也多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现于世的。而在儒家,则以仁来象征大地之母性。母性中所孕育的生育性(可引申为生机)和慈爱性均被包含于”仁“之内在含义。

07

而书院在践行生机性与慈爱性的方面,更是常态化了。如书院提倡有机环保,采购有机蔬菜作为日常的饮食,再如正在进行中的堆肥实验,无一不是对生机性的践行。而慈爱性方面更加体现在班级管理上。夕阳下,老师牵着学生的手步出书院同园大门,这是在护送走读的学生至每一位家长手里。那场景静谧而安详,充满温暖,也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四海孔子书院在践行里仁,践行论语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将生生不息地持续下去……(更多文章请关注书院公众号:sihaishuyuan

(撰稿:童子家月)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