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海孔子书院的教育体系当中,体育课是重要的一环。培养一个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士君子,不仅要饱读诗书、浸润传统文化,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儒家认为,教育的真谛是要把文化与旺盛的生命力结合起来,如果过于偏重知识教育,学生就会变得弱不禁风而无法适应活生生的社会。体育课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代表作《爱弥尔》一书中用“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一词来描述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等身体教育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中国体育历史悠久,根据文物和建筑等历史证据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便已开始进行体育运动。在唐代,马球、蹴鞠、角力、射箭等体育项目十分兴盛。传统武术更是将中国的体育熔于一炉,不仅有身体的锤炼还有精神境界的提高。
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历史悠久
而中文的“体育”一词却借用自日文。清末有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回国后,他们将“体育”一词引进到中国。清末政府在兴办的“学堂” 中设置了体育课,在奏折中也开始有“体育”这个词。辛亥革命以后,“体育”一词就逐渐运用开来。
四海孔子书院的体育教育主要分为三大类:射艺、爬山、长跑。
射艺
射艺是书院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说对于君子来说,只有射箭比赛的时候才体现一种竞争关系。而比赛的时候也要遵守礼节,比赛完毕之后双方还是好朋友。是一种君子之间的竞争。因此,“射”不但是军事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
四海孔子书院的射艺课程,参照古代礼仪,教育学生在学习射术的时候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岁以上的学生都要学习射艺,每周一次课。教师从射术的基础开始,讲解古代射术的缘起、中西射箭文化的比较、参照《考工记》等古代文献讲解古代弓箭的制作、以及射术的基本动作要领等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中国古代的典故,将文化与技艺结合起来,给学生一种整体的文化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参与乡射礼的仪式。
射艺专家来书院授课
爬山
爬山是四海孔子书院的一项体育课程。书院地处西山,属于燕山山脉,这里大多山势平缓,也不乏高峰峻岭,非常适宜爬山。北京市民在周末经常三五结对来这里爬山。爬山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耐力,对身体的有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有氧运动,又有力量练习的成分,而且运动量、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身体素质进行调节。是一项健身作用较全面而危险性相对较小的锻炼方式。
书院的爬山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分为不同的难易程度,年龄大的学生在体育组的老师带领下常常攀登最高的山峰,有时候从西山北坡爬到南坡的植物园、香山等地,全程约10公里,一路山势陡峭,非常锻炼学生的身体和胆量。年龄小的学生一般选择的是平缓的山地远足,这样的运动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更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
行走天地间
翻越西山需要毅力和体力
长跑
长跑是书院的高年级学生的一项体育活动,长跑活动对于人的心肺功能是很好的锻炼,特别是在山地附近,长跑的运动量更大。书院有几位老师常年坚持跑步,而且经常参加北京市一系列的公益长跑活动。在他们的带领下,书院的高年级的学生也积极投入长跑活动。其中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并跑完了全程,为书院争得了荣誉。
长跑活动贵在坚持
书院师生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
四海孔子书院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并不拘泥于传统文化,而是积极吸收现代教育的成果,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的课程,不仅有传统的蒙学、读经、修身、解经、训诂,还有现代的科学、美术、体育、音乐、外语等课程。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沟通古今、结合中西,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书院的老师来自数学、英语、音乐等各个专业,给学生们带来了各门类丰富的知识和视野。(更多文章请关注书院公众号:sihaishuyuan)
(撰稿: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