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泗水的这些天,这八个字每天都在我的脑海中,通过和师友们的接触,在慢慢的体悟…
这几天感觉到择师的重要,一个老师可能还没开始在言论上对我们进行教育,我们已经开始受教了,也开始想像夫子是以怎样的温良恭俭让来呈现世人的。
在这次泗水学习中几位老先生的风范让我对儒者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儒者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儒者是能够走近人群、甚至是以低姿态呈现的,在跟他们的接触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充实和强大,这个时候才有了“仰之弥高”的心态和愿意跟随的想法。
在齐教授的课程中,老先生几次垂泪,只有能够体会老师心法的学生才会这样吧,想到了颜渊和夫子。齐教授用他的真性情把台教授的真性情也传达给了我们,齐教授讲到台先生到陈夏生先生家中那段,喝酒、饮茶、谈笑古今、即兴挥毫的情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朋友情、儿女情、书法情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儒者,也只有在这样的感情中才能寄托作者的真精神吧,儒者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当有人向台教授约稿时,他说“人间的辛酸和凄楚,我耳边所听到的,目中所看见的,已经是不堪了;现在又将他用我的心血细细写出,能说这不是不幸的事么?”那是怎样的一种心中装着人间疾苦的大胸怀,和每回顾一次都不忍的仁慈之心啊。
在台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人和经典是相容的,只有以身载道才能够真正弘道。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朋友的情谊、对学生的教诲,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真性情、大胸怀。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台先生与朋友、亲人分离的痛苦,和三十余年的思乡之情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了,但这次回沈阳听到二姑奶奶说:得知二十几年没见面的哥哥要去沈阳,她兴奋得一晚上都没有睡觉,看到爷爷和二姑奶奶见面的情景,也在体会着他们的心情。感恩,感恩现在的和平和安定,让我们能够做我们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台先生对鲁迅先生和齐教授对台先生思想的传承中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精神的传承,不是传承知识和技术,是传承师者的志向和胸怀以及为人做事的态度。
黄裕城教授很系统全面地给我们介绍了台湾教育体系中的传统文化,站在经典之外、教育体系之外为我们分析利弊得失。感觉台湾教育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传承比大陆要好得多,但这两年中国文化在台湾课本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且也有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现在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民间团体和专家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增强了我们作为民间团体的信心。黄教授说:传承不是复古,发扬不是保守,创新不是守旧,我们要正确看待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通过大陆和台湾经典教育的比对,发现我们的大环境、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也打消了自己的一些不必要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担忧。在这条道路上如此多的同仁在共同努力着,我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机总会到来的,因为唯有对人性的教育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黄教授还结合经典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如:热爱教育的心志、秉持教育爱的理念、渊博的教育知能、成熟的教育智慧、公正与耐心的胸襟、教育专业的学养、适度的幽默感。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秉持的原则。教育匠和教育家的区别和教育家的风范这两篇简短的文章也让我体会一个教育家的胸怀,和大家再一起分享一下吧。
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区别:
教书匠以教书为重心,教育家则以教人为重心
教书匠以言教为主,教育家除言教之外更重身教
教书匠对教育工作不一定为乐事,教育家则是教育为一件乐事
教书匠的影响是短暂的,教育家对教育的影响是长远的
教育家的风范:慈母般的爱心、园丁般的耐心、科学家的态度、教士般的热忱、圣哲般的怀抱。
唐文慧老师讲到“文化就是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周薆玫老师也说:“论语是生命的学问”。
是啊,儒家的文化是能落实到生活当中的、亘古不变的大道。
两位老师为学的严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可望文生义,以炫离奇;不可断章取义,已成几论;不可套用歪理,以媚时兴。这需要怎样的清醒和觉知啊,唐老师用力行的方法,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为学、为师。
唐老师还从历史背景入手,让我们站在孔孟的时代,理解孔孟的思想,力求抓住孔孟的真思想。
通过“同情”的了解过程,进一步到达“同志”的知行合一,让我们体会谦虚无我的学习之道。
在我们游历三孔,对夫子的精神对这个民族的影响赞叹时,在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朝圣时。我注意到了孔府当中的两件宝。一个是在大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凤旗、虎旗、伞、扇旁边的一个甘蔗杆,导游说这是孔府惩治孔家人的“刑具”,在用刑时不能叫苦、埋怨,只能说“我尝到甜头了”;还有一件是大堂前面的一个屏风,上面画着龙的一个儿子“狧”,它的周围环绕着八仙的八件宝贝,但是它还不满足,竟然张开自己的大嘴要吞掉太阳。在它接近太阳的那一刻,自己也化为灰烬了。孔家的地位高,荣誉高都那么高,但还时时不忘反躬自省,这点让我很受感动,因为看到这两件宝贝时,我正在想孔家的后代何德何能竟享受如此高的荣誉,这两件东西也给了我答案。
在这次学习中,还有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同行的学友,每位都很优秀,对于经典都有自己的理解,在与大家的交往中,我也受益匪浅。也警醒自己,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谦虚地心,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能够学习的可贵品质。
刘教授说:我们应有儒家风骨与担当。
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
养正班
杨振薇